地矿文化
- 地矿文化 >
是对还是错
退休后,我有幸被中国地矿经济研究院聘任参与相关项目工作。一天,我所在的研究室周副主任到院部竞选副院长一职。周副主任讲完本人简历与政绩后,一位考官问,你有没有缺点?周副主任不假思索地说,有,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认真。这一回答让在场的各位顿时陷入了沉思,随后这一话题在经济研究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,各种观点纷至沓来,有的表示赞同,有的则持保留态度。对此,我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反思。借此机会,我想分享几个亲身经历的故事,请朋友们告诉我,认真究竟是对还是错。
在一次预算认证时,我审阅了河南局许政提交的预算书,这份文件之前是由我们老主任负责审查的。令人意外的是,我发现其中存在严重的问题。我将这一情况如实地向王主任进行了汇报。随后,王主任将我的审核结果转达给了老主任。老主任随后找到我,质疑道:“如果许政的预算都无法通过,那还有谁的预算能够合格?”我向他详细解释了预算中存在的问题,特别是许政擅自将上级部门确定的地区调整系数提高了0.1个百分点,这正是导致预算计算中频繁出现系统性误差的原因。老主任一时无语,最后撂出一句话,谁的预算碰到你,算是倒了霉了。面对这样的评论,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。
地质工作多是单人作业,或是小组作业,远离队部与领导,全靠认真负责与忠诚去完成任务。
一天,技术负责小谈找到我说,物探组在铁船山东南侧发现一个磁异常,位置与四川沙坝磁铁矿相当,但是,经检查,这个异常并不存在。我说,不可能,异常一没插翅,二没长腿,难道能飞能跑不成?他说,是他亲自参加检查的,的确不存在问题。
我想,这里面肯定有问题。问题在哪儿呢?这使我想起了在铁船山北侧跑路线时的一件事。
那天,我们穿越一条极其艰难的地质线路,中午时分,我与老袁爬到铁船山半腰一个山梁上,准备吃午饭,忽听东边有哨鸣人语声,知道是磁法组的弟兄,就喊道,弟兄们,该吃午饭了。对方说,马上就完了,下山回去吃。我问,你们今天的路线终点是哪儿?对方说,铁船山。我说,这里是1600米标高,距2400米标高的铁船山还远着哩。对方没有回答。不多会儿,哨鸣人语声消失了,想必已经收工回营了。那天,我和老袁晚上8点多才回到营地。这样在图上圈出的异常位置真的可靠吗?
谈负责又问我,你说异??隙ㄓ?,那它又在哪儿呢?我说,在磁测路线上。他又说,现在找不到,怎么办?我说,你是技术负责,问我怎么办合适吗?他又说,你就说说吧,我看出来你心中有数。无奈,我说出了四个字,归零重启。后来,沿原路线经过认真测量,异常终于找到了,但我却落了个没事找事多此一举的坏名声,磁法组的人对我大为不满。
在20世纪60年代,我与卢工程师一同前往八方山参加一次勘探报告的评审会议。出发时,提交报告的一方安排了车辆在河口迎接我们。卢工程师对待工作极其认真,他在评审过程中提出了几个尖锐的问题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的评审和验收。会议结束后,负责接送我们的司机告诉我们,由于前一晚降雨量大,导致道路湿滑,而他们的车辆是小型的花纹轮胎,无法安全下山,因此他无法继续送我们。结果,我和卢工程师以及省局的两位同事不得不步行50多里路,抵达河口。
我分享了我的一些经历,现在大家告诉我,认真究竟是对还是错?
我认为认真是正确的。正如毛主席所言,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,共产党最讲认真。认真,涵盖了两个关键要素和法宝,即态度和能力。态度是指对工作、事业、党、国家和人民的态度。它必须是忠诚和诚恳的,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,更不能容忍弄虚作假、隐瞒和欺骗。态度是认真的核心和前提,而能力则是认真的基础和保障。
认真是一种专注,一种投入,一种坚韧,一种宝贵的精神品质。虽然认真往往需要付出代价,可能会引起一些麻烦,甚至遭到某些人的反感,但这些都不应成为我们忽视它的理由。认真意味着坚持正义,坚持真理,因此我们应当始终铭记于心,并努力在每一个场合去实践。让我们珍视认真这一可贵的精神品质,并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努力去践行它吧!